010-83007838
邮箱:
83007838@163.com
仝国辉,张 懿,张瑶楠,李 红,刘 杰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 目的:研究芹菜籽提取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效 果。方法:将50只 Wistar 雄性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芹菜籽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用酵母+腺嘌呤法致大鼠高尿酸血症,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上述药物灌胃, 6w 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 、尿素氮 (BUN)、肌酐(Cr)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等指标。 肾脏进行病理检查。 尿酸钠晶体致大鼠足跖肿胀,观察芹菜籽 提取物抗炎作用。 结果:高剂量组芹菜籽提取物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尿酸的含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中、高剂量组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高剂量组足肿胀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各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 结论:提示芹菜籽提取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芹菜籽;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 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累及肾脏,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尿酸结石形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多摄入嘌呤和蛋 白质,使我国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 。
对于痛风病的治疗,除了进行饮食控制外,目前使用较多的药物是别嘌呤醇,别嘌呤醇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通过消耗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和反馈性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酶两种途径减少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达到减少尿酸生成,降低血和尿中尿酸水平的效果。 但其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肝肾损害、超敏变态反应、骨髓抑制等,限制了其安全使用。
芹菜籽提取物是从芹菜籽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柯伊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等黄酮类成分。实验表明,柯伊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在体外可以显著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且其活性与别嘌呤醇的活性 相当。 本实验主要研究芹菜籽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 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 痛效果。
--------------------------------------------------------------------------
综上所述,用酵母粉+腺嘌呤法制造高尿酸血症模型是可行的,此法具有血高尿酸维持时间长、 与人类因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的路径一致的优点;动物摄食量不均的缺点可以采用灌胃法予以克服;合适的酵母粉及腺嘌呤的造模剂量将是以后的研究重点。本实验表明,芹菜籽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尿酸值,对于肾功能的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微晶尿酸钠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效果也是肯定的,但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体内抑制作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积累更多的数据。 此外,芹菜籽提取物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因为在本实验后期,高剂量组的个别动物出现了进食量少、精神不振等生理抑制现象,尚需进一步的安全性实验,才能够比较科学的评价芹菜籽提取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
▲以上摘自:《营养卫生》食品科学 2008, Vol. 29, No.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