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电话:

010-83007838

邮箱:
83007838@163.com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
   
壳寡糖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来源: | 作者:健康是福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3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尿酸钠踝关节腔注射可以成功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海洋活性物质 壳寡糖可以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高、中剂量组疗效稳定。

   海洋活性物质壳寡糖对尿酸钠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梁  瑜  赵永娟  杨志宏  刘占涛  韩庆芳  岳  旺△

            (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山东青岛 266021)

摘要  目的:研究海洋活性物质壳寡糖对尿酸钠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 大  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壳寡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第4天制备大鼠急性 病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于0,1h,2h,4h,6h,12h,24h,48h,72h 分别测量造模关节同一部位周径,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为病风性 关节炎的肿胀程度。72h 测周长后麻醉取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清Ⅱ-1β检测。

结果:(1)造模前各实验组大鼠关节周径无明显差 异(P>0.05),造模后各组大鼠关节周径均有增加,且在12h后达高峰,其中以模型组最为明显,壳寡糖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关节 周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4h 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肿胀逐渐恢复,壳寡糖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关节肿胀度12h、24h低于模型 组(P<0.01,P<0.05),生理盐水组无明显肿胀高峰。(2)壳寡糖高、中剂量组可升高模型大鼠血白细胞(P<0.01)。(3)壳寡糖高、中剂量 组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 趋势(P<0.01)。结论:尿酸钠踝关节腔注射可以成功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海洋活性物质 壳寡糖可以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高、中剂量组疗效稳定。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致炎因子尿酸钠盐结晶体沉积到  关节腔周围时,可以诱使炎症细胞聚集到其周围发生吞噬反应, 释放出多种致炎致痛因子,从而引起关节周围广泛的炎症反  应而引起的。我们通过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致局部痛风  性关节症状的模型观察海洋活性物质壳寡糖抗痛风性关节炎 的作用。

--------------------------------------------------------------------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钠微晶体 (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MSU) 在关节周围沉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结 晶沉积后补体的经典和旁路途经激活,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包括白细胞趋化因子,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与 血管内皮细胞附并进入组织中,关节液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尿酸 盐晶体沉积后9h达高峰2.3.4。白细胞渗出后吞噬结晶,释放出致炎、致痛物质16.7,破坏后,释放溶酶体酶,后者具有破坏关节 软骨粘蛋白的潜能。急性炎症时局部的 pH 值降低,更有利于 结晶的沉积,形成恶性循环。 IL-1β是由浸润的白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分别于炎症发生后2h和 9h达到两峰值2.3,本研究壳寡糖在使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Ⅱ-1β水平下 降的同时亦升高了血白细胞水平,且壳寡糖引起Ⅱ-1β和白细 胞水平变化的幅度与所用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秋水仙碱治疗 痛风主要与其抑制中性粒白细胞的迁移和对尿酸盐结晶的吞噬作用有关。壳寡糖药物组关节肿胀度与模型组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壳寡糖组下降幅度以高剂量较为明显。关节肿胀度12h 达高峰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肿胀逐渐恢复,其中高剂量组于72h后关节肿胀度尚低于秋水仙碱组,表明壳寡糖 可以有效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其作用机制与其 含有碱性氨基以及升高白细胞和降低血清IL-1β有关。

▲以上摘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Vol.9  No.17